一運動就氣上不來,艾菩蓉全息艾灸灸這里管用!

一運動,有些人,心氣明顯不足,就各種不適,所以今天要著重講下心氣虛。心氣虛,氣虛證具體是,神疲乏力,少氣懶言,自汗,舌體胖大有齒痕,脈虛無力。心虛證的表現則是,心悸,胸悶,失眠或多夢,健忘,脈細弱。今天就分享緩解心氣虛的艾菩蓉全息艾灸灸法。

 

艾菩蓉

 

有研究表明,心氣虛與心臟功能的改變有密切的聯系,在心血管疾病中以冠心病、高血壓及風心病最常見。這類病變與心主血脈,心氣推動血脈運行的功能異常有關,是心氣虛證最常見的病種。

 

心氣虛是較為基礎的階段,在心氣虛的基礎上還可發展其為心陽虛,氣陰兩虛等更為嚴重的癥候。心陽虛:在心氣虛證的基礎上兼見四末不溫,形寒怕冷或浮腫;氣陰兩虛:氣虛兼有陰虛,陰虛的突出表現是舌紅苔少,或是舌紅光無苔,心煩熱喜冷飲。

 

出現心氣虛的癥狀,一定要及時治療,以免拖延日久,更難治療。今日,推薦幾個施全息艾灸的穴位,第一個就是膻中穴。

 

全息艾灸膻中,心氣不足,陽氣虛衰是本病的根本。心為陽臟,心陽得不到溫煦,則心氣虧虛,心陽不振,鼓動無力,致心脈瘀阻,血脈運行不暢而見脈來遲緩。膻中位居胸部,為氣之會穴,為心包募穴,故選用膻中治療心之疾患具有溫散寒邪、溫通經絡、活血逐痹、回陽固脫的作用。全息艾灸膻中穴可以振奮心陽,使血脈運行通暢,脈動有力。

 

艾菩蓉全息艾灸

 

除了膻中,以下穴位施灸也可緩解心氣虛的相關癥狀:

 

1、溫補心陽:膏肓穴

坐在椅子上,雙手抱肩,從大椎往下數,第四胸椎的棘突下凹陷,水平移動到肩胛骨的邊緣處。在這個穴位全息艾灸20-40分鐘,能溫補心陽,讓心的搏動能力增強。

 

2、補益肺氣:中府穴

一只手握住肩頭,大拇指摸到鎖骨下方的凹陷處,再往下一指寬,就是中府穴。按摩這個穴位可以補益肺氣。

 

3、緩解心慌心悸:內關穴

手握拳,腕橫紋約三指寬,兩根肌腱之內,就是內關穴。可以拇指放在內關穴,食指放于對側點揉。內關常用于治療心絞痛、心肌炎、心律不齊、胃部疾病(惡心、嘔吐、打嗝、噯氣)、癔病等。

 

4、預防心肌缺血:極泉穴

位于腋窩頂點,腋動脈搏動處。有通經活絡、寬胸理氣的作用。可以伸開拇指橫立,塞在腋窩下,其余四指扶在上臂的外側,彈撥肌腱8-10次,感覺到明顯手麻即為正確位置。

 

今天“一運動就氣上不來,艾菩蓉全息艾灸灸這里管用”話題資訊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,想要了解更多艾灸養生資訊就請關注艾菩蓉,一個專注為中醫養生行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業、發展綜合服務、解決客戶提出要求的艾灸產品品牌。

    ? 版權聲明
    THE END
   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
    點贊14 分享